《ApiTestEngine 演进之路(0)开发未动,测试先行》一文中,我对ApiTestEngine项目正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,包括构建API接口服务(Mock Server)、搭建项目单元测试框架、实现持续集成构建检查机制(Travis CI)等。

接下来,我们就开始构建ApiTestEngine项目的基础框架,实现基本功能吧。

接口测试的核心要素

既然是从零开始,那我们不妨先想下,对于接口测试来说,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有哪些?

事实上,不管是手工进行接口测试,还是自动化测试平台执行接口测试,接口测试的核心要素都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:

  • 发起接口请求(Request)
  • 解析接口响应(Response)
  • 检查接口测试结果

这对于任意类型的接口测试也都是适用的。

在本系列文章中,我们关注的是API接口的测试,更具体地,是基于HTTP协议的API接口的测试。所以我们的问题就进一步简化了,只需要关注HTTP协议层面的请求和响应即可。

好在对于绝大多数接口系统,都有明确的API接口文档,里面会定义好接口请求的参数(包括Headers和Body),并同时描述好接口响应的内容(包括Headers和Body)。而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根据接口文档的描述,在HTTP请求中按照接口规范填写请求的参数,然后读取接口的HTTP响应内容,将接口的实际响应内容与我们的预期结果进行对比,以此判断接口功能是否正常。这里的预期结果,应该是包含在接口测试用例里面的。

由此可知,实现接口测试框架的第一步是完成对HTTP请求响应处理的支持。

HTTP客户端的最佳选择

ApiTestEngine项目选择Python作为编程语言,而在Python中实现HTTP请求,毫无疑问,Requests库是最佳选择,简洁优雅,功能强大,可轻松支持API接口的多种请求方法,包括GET/POST/HEAD/PUT/DELETE等。

并且,更赞的地方在于,Requests库针对所有的HTTP请求方法,都可以采用一套统一的接口。

1
requests.request(method, url, **kwargs)

其中,kwargs中可以包含HTTP请求的所有可能需要用到的信息,例如headerscookiesparamsdataauth等。

这有什么好处呢?

好处在于,这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实现测试数据与框架代码的分离。我们只需要遵循Requests库的参数规范,在接口测试用例中复用Requests参数的概念即可。而对于框架的测试用例执行引擎来说,处理逻辑就异常简单了,直接读取测试用例中的参数,传参给Requests发起请求即可。

如果还感觉不好理解,没关系,直接看案例。

测试用例描述

在我们搭建的API接口服务(Mock Server)中,我们想测试“创建一个用户,该用户之前不存在”的场景
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们也在unittest中对该测试场景实现了测试脚本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def test_create_user_not_existed(self):
   self.clear_users()

   url = "%s/api/users/%d" % (self.host, 1000)
   data = {
       "name": "user1",
       "password": "123456"
   }
   resp = self.api_client.post(url, json=data)

   self.assertEqual(201, resp.status_code)
   self.assertEqual(True, resp.json()["success"])

在该用例中,我们实现了HTTP POST请求,api_client.post(url, json=data),然后对响应结果进行解析,并检查resp.status_coderesp.json()["success"]是否满足预期。

可以看出,采用代码编写测试用例时会用到许多编程语言的语法,对于不会编程的人来说上手难度较大。更大的问题在于,当我们编写大量测试用例之后,因为模式基本都是固定的,所以会发现存在大量相似或重复的脚本,这给脚本的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问题。

那如何将测试用例与脚本代码进行分离呢?

考虑到JSON格式在编程语言中处理是最方便的,分离后的测试用例可采用JSON描述如下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{
   "name": "create user which does not exist",
   "request": {
       "url": "http://127.0.0.1:5000/api/users/1000",
       "method": "POST",
       "headers": {
           "content-type": "application/json"
       },
       "json": {
           "name": "user1",
           "password": "123456"
       }
   },
   "response": {
       "status_code": 201,
       "headers": {
           "Content-Type": "application/json"
       },
       "body": {
           "success": true,
           "msg": "user created successfully."
       }
   }
}

不难看出,如上JSON结构体包含了测试用例的完整描述信息。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这里使用了一个讨巧的方式,就是在请求的参数中充分复用了Requests的参数规范。例如,我们要POST一个JSON的结构体,那么我们就直接将json作为request的参数名,这和前面写脚本时用的api_client.post(url, json=data)是一致的。

测试用例执行引擎

在如上测试用例描述的基础上,测试用例执行引擎就很简单了,以下几行代码就足够了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def run_single_testcase(testcase):
   req_kwargs = testcase['request']

   try:
       url = req_kwargs.pop('url')
       method = req_kwargs.pop('method')
   except KeyError:
       raise exception.ParamsError("Params Error")

   resp_obj = requests.request(url=url, method=method, **req_kwargs)
   diff_content = utils.diff_response(resp_obj, testcase['response'])
   success = False if diff_content else True
   return success, diff_content

可以看出,不管是什么HTTP请求方法的用例,该执行引擎都是适用的。

只需要先从测试用例中获取到HTTP接口请求参数,testcase['request']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{
  "url": "http://127.0.0.1:5000/api/users/1000",
  "method": "POST",
  "headers": {
      "content-type": "application/json"
  },
  "json": {
      "name": "user1",
      "password": "123456"
  }
}

然后发起HTTP请求:

1
requests.request(url=url, method=method, **req_kwargs)

最后再检查测试结果:

1
utils.diff_response(resp_obj, testcase['response'])

在测试用例执行引擎完成后,执行测试用例的方式也很简单。同样是在unittest中调用执行测试用例,就可以写成如下形式:

1
2
3
4
5
def test_run_single_testcase_success(self):
   testcase_file_path = os.path.join(os.getcwd(), 'tests/data/demo.json')
   testcases = utils.load_testcases(testcase_file_path)
   success, _ = self.test_runner.run_single_testcase(testcases[0])
   self.assertTrue(success)

可以看出,模式还是很固定:加载用例、执行用例、判断用例执行是否成功。如果每条测试用例都要在unittest.TestCase分别写一个单元测试进行调用,还是会存在大量重复工作。

所以比较好的做法是,再实现一个单元测试用例生成功能;这部分先不展开,后面再进行详细描述。

结果判断处理逻辑

这里再单独讲下对结果的判断逻辑处理,也就是diff_response函数。

1
2
3
4
5
6
7
8
9
def diff_response(resp_obj, expected_resp_json)
    diff_content = {}
    resp_info = parse_response_object(resp_obj)

    # 对比 status_code,将差异存入 diff_content
    # 对比 Headers,将差异存入 diff_content
    # 对比 Body,将差异存入 diff_content

    return diff_content

其中,expected_resp_json参数就是我们在测试用例中描述的response部分,作为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描述信息,是判断实际接口响应是否正常的参考标准。

resp_obj参数,就是实际接口响应的Response实例,详细的定义可以参考requests.Response描述文档

为了更好地实现结果对比,我们也将resp_obj解析为与expected_resp_json相同的数据结构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def parse_response_object(resp_obj):
    try:
        resp_body = resp_obj.json()
    except ValueError:
        resp_body = resp_obj.text

    return {
        'status_code': resp_obj.status_code,
        'headers': resp_obj.headers,
        'body': resp_body
    }

那么最后再进行对比就很好实现了,只需要编写一个通用的JSON结构体比对函数即可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def diff_json(current_json, expected_json):
    json_diff = {}

    for key, expected_value in expected_json.items():
        value = current_json.get(key, None)
        if str(value) != str(expected_value):
            json_diff[key] = {
                'value': value,
                'expected': expected_value
            }

    return json_diff

这里只罗列了核心处理流程的代码实现,其它的辅助功能,例如加载JSON/YAML测试用例等功能,请直接阅读阅读项目源码

总结

经过本文中的工作,我们已经完成了ApiTestEngine基础框架的搭建,并实现了两项最基本的功能:

  • 支持API接口的多种请求方法,包括 GET/POST/HEAD/PUT/DELETE 等
  • 测试用例与代码分离,测试用例维护方式简洁优雅,支持YAML/JSON

然而,在实际项目中的接口通常比较复杂,例如包含签名校验等机制,这使得我们在配置接口测试用例时还是会比较繁琐。

在下一篇文章中,我们将着手解决这个问题,通过对框架增加模板配置功能,实现接口业务参数和技术细节的分离。

阅读更多